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下列中立生物中不属于五军对决的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下列中立生物中不属于五军对决的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高煦叛乱的介绍?
朱高煦叛乱或称高煦之叛、高煦之乱,是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的事件。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乱。1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带兵时,朱高煦经常随军左右,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战役中立有大功,为朱棣所倚重,高煦自恃有功,周围也有一帮人为其出谋划策,几次阴谋离间燕王与世子关系。2朱棣即位后,太子遂定朱高炽。其后,朱高煦屡不就国,多次改封,最后封于山东乐安州。朱棣去世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仁宗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一日立皇太孙朱瞻基为皇太子。仁宗当了10个月皇帝,于洪熙元年5月病崩,太子朱瞻基即位,即明宣宗,改明年年号为宣德。2朱高煦在乐安州,闻朱棣崩,蠢蠢欲动,10个月后,明仁宗又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奔丧,即阴谋从路上伏击,因仓促而未能得逞。明宣宗对朱高煦仁至义尽,但其仍没收敛,于宣德元年8月起兵反叛,打“靖难”之名。2明宣宗召群臣应对,有提议派阳武侯薛禄前往征讨,而大臣杨荣则主张亲征,夏元吉也表示赞同,明宣宗定夺,率三大营五军将士亲征朱高煦。明宣宗一面派人到乐安城宣诏,晓以利害,令其投降;一面大军直抵乐安城下,重重围困。朱高煦被迫出城向宣宗请罪。朱高煦之乱遂平。2明宣宗对待皇叔很好,没有杀他,但是在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竟然使用扫堂腿把朱瞻基绊倒,朱瞻基便命人把大缸扣在朱高煦头上,他举着缸到处跑,朱瞻基忍无可忍,最后用火烧死了朱高煦。
朱元璋故乡是哪个省?
安徽凤阳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明初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率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安徽省。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他的生父朱世珍和生母陈氏共诞下四子,朱元璋行列第四。
是安徽省。安徽,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因安庆府为当时安徽境内的政治中心,徽州府经济发达,故取两府首字而得省名。因境内有皖山(现天柱山、古南岳)、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安徽省。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省凤阳县,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年幼时丧父母,后出家为僧,然后加入起义军反击元朝的暴政,最后推翻元朝统治,打败各个割据势力建立明朝,称为明太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下列中立生物中不属于五军对决的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下列中立生物中不属于五军对决的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